铝合金铸件生产过程中产生气孔是一个常见问题,解决这一问题需要从多个方面入手。以下是一些有效的解决方法:
一、优化原材料处理
选择优质合金材料:铝合金铸件确保合金材料干燥、清洁,避免含有过多的氧化物、氮化物、碳化物等杂质,这些杂质在熔炼过程中会释放气体,形成气孔。
熔炼过程控制:熔炼铝合金时,必须严格按照操作程序进行,控制熔炼温度,避免过热导致元素晶粒长大产生气泡。同时,应选用优质精炼剂或通入氮气等惰性气体,以保证铝合金熔炼过程中的气体去除。

二、改进工艺参数
调整浇注温度:铝合金铸件浇注温度过低会导致铝合金中的部分组织未能完全溶解,产生气泡;而浇注温度过高则会使铝合金过热,易产生气泡。因此,应根据合金特性和铸件要求,选择合适的浇注温度。
优化充型速度:充型速度不宜过高或过低,应根据压铸合金和铸件的结构特点确定。在满足铸造成型和压铸工艺条件允许的前提下,尽量降低铝液浇注温度,以减少铸件的体积收缩和气孔产生。
三、改进模具设计
改善模具排气通道:模具排气设计结构不良会导致金属液过早堵住排气道,压铸时型腔内的气体无法完全顺畅排出。因此,应清理模具排气通道上残留的铝皮,改变浇口的厚度和浇口的方向,并在形成气孔的位置设置溢流排出槽,使气体有机会排出。
增加模具冷却系统:设计时考虑增加抽芯、冷铁或水冷系统,提高模具冷却速率,有助于减少气孔的产生。
四、采用后处理技术
真空浸渗:真空浸渗是一种密封铝合金压铸件因气孔而产生的方法。通过真空和压力方法将浸渍材料引入铸件壁厚内的空隙中,是解决铝合金压铸件气孔问题的经济有效的永久解决方案。
修补技术:对于已产生的气孔,可以采用高强度金属填充剂(如10610铝质修补剂)进行修补。这种修补剂具有较高的强度和耐磨性,且价格相对较低,修补后颜色与基材基本一致。
五、其他注意事项
铝合金铸件选用合适的涂料和润滑剂:铝合金铸件在压铸过程中使用的模具润滑剂或涂料应挥发气体少、挥发温度低且涂刷均匀,避免挥发的气体卷入合金液中。
加强现场监控:定期检查和维护设备,确保生产过程的稳定性和可控性。同时,加强员工培训,提高操作技能和质量意识。